一。如何进行考前知识准备
1.正确地评价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。(列出知识点、能力要求,逐一对照,全面+重点。)
2.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。(总复习计划、每天的复习计划),每天家长监督检查。
3.提高记忆效果。(专心,及时,集中复习,记忆术)
4.如何改正错误(改正错题,分析出错原因,编制错题集)
5.生活要有规律
1)早上要抓紧,中午要午睡,晚饭后作一些伸展运动,2)避免大量习题,
3)依靠提纲、图表来回忆、复习各科主要知识点;4)不要沉迷于做难题;
5)保证充足的睡眠,不要开夜车。
二。考生家长应具备的最佳心理
1.满怀信心,相信考生能取得好成绩,帮助指南树立信心。家长要多倾听、多鼓励、多疏导、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。
2.创造宽松、欢乐的家庭气氛。
3.切忌渲染考试的艰难。
4.避免家庭纠纷。
5.减少亲朋好友之间的互访。
6.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。
7.不要使用许诺和威胁性的语言。
8.保证考生考前充足的睡眠。
9.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(要以表扬、鼓励为主)
总之,临考前家长应使考生处于一种轻松、愉快、和谐、无拘无束的状态下,使考生保持在积极向上、冷静乐观的精神状态中,为考试的成功奠定良好的计算基础和心理基础。
三。考前两周家长应做的后勤工作
1.为孩子校对生物钟。(8:00-10:00am,6:00-8:00 pm)
2.合理搭配伙食(①每日摄取适量主食。②适当摄取有利于大脑的食物。③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,要吃易消化、新鲜、卫生、清淡的食品。)
3.女生例假审慎调整。
四。怎样度过考前最后一天
1.平稳过渡正是保证水平发挥的重要条件。
2.不要过早睡觉,不可再熬夜。
3.睡前少食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品。
4.复习基础知识,看看模拟试卷或作文。
5.清点考试用品(钢笔、铅笔、手表、像皮擦、准考证要统一放在透明的袋子里。放在明显的位置)
6.到校领取准考证后,立刻去考场熟悉周围的环境、最短的、最安全的行走路线。
五。考试当天应注意的事项
1.早些起起床浏览笔记、公式、定理。
2.注意早餐的营养。
3.前往考场应有一定的提前度(15~20分),以防路阻。
4.考前十分钟应避免嬉笑、打闹,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,整理文具。
六。两科考试之间如何度过
1.要学会迅速遗忘上一门考试,并吸取教训,调整战略,千万不可后悔而不能自拔。
2.作好思维的转移,使思维在相关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获得一段时间的预热。
3.注意休息与饮食
4.进行适度的锻炼(散步、伸展运动)
5.为下一门考试准备(注意一下平时不是很重视的地方,看一些公式、定理、表格,以及一些概念,以加强记忆。)
七。应试要点
1.填涂好个人资料(准考证号码、姓名、)。
2.浏览试卷,把握全面(相互联想,开阔解题思路,消除记忆阻滞),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,分秒,必争。
3.卷面整洁,争取卷面给分。(整齐、对称、和谐)
4.先易后难,增强信心。要避免两种倾向:一忌思想静不下来;二忌在某一题上花费时间过多。
5.力求准确,防止欲速不达。
6.认真审题,明确要求。1)不看错题目,2)分析要清楚,3)要善于联系、联想。
7.尽量做完试题,把能想到信息充分地体现到答题卷中去,分分必争,并注意时间控制。
8.考试结束前15分钟,监考老师要检查涂卡情况时,考生要积极配合,保证涂卡的质量。
9.认真检查,把好最后一关。(思路、步骤、结果、答题的规范)。
总之,只要坚定信心,精心准备,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,走入神圣的大学殿堂。
最后祝愿全体同学、全体家长心想事成,一路顺风!